通川区:步履铿锵迈出加快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步伐
通川区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到2027年,制造强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势,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明显提高。今年以来,通川区紧扣“三城三地三片区”发展战略,坚持龙头带动、科创引领、承接转移发展路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厚植投资兴业沃土,加快融入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资料图片)
驻企服务
用心用情促发展
这两天,在达州市清泉食品有限公司,区经信局助企代表王朋正向企业负责人讲解相关奖补和融资政策,对各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靠前解析、动态监测、跟踪督办,确保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优惠政策高效兑现。
“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我们对全部车间进行重装升级,实行标准化现代化车间生产,进而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的目标,明年一个亿的目标产值。助企代表主动上门为我们引荐技术、设备人才,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产技术攻关难题,让我们重装升级有序推进。”达州市清泉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向记者介绍道。
像王朋一样,通川区58名助企代表活跃在助企一线。为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通川区通过“驻企帮扶”“要素保障”等系列举措,严格按照“三帮、三促、三问”工作要求,从沟通协调、生产经营、政策指导等方面,“零距离”驻企开展帮扶指导工作,纾解企业困难,全力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上半年,通川区为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营商环境开展统计、评价服务、安全环保等业务培训3次,共服务企业达200家次;组织32家规上工业企业申报2022年度水、电、气要素保障补助,争取省、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339万元,现正在对接工业和信息化助推乡村振兴资金、省级工业发展资金、市级工业发展资金等预计1000余万元。通川区以扎实的举措,为企业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龙头带动
发挥“头雁效应”
立秋刚过,暑热未退。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通川经开区的川汉子肉制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分工合作、铆足干劲,正在进行外墙装饰施工作业,大家争分夺秒抢工期、赶进度,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我们采取错时施工,避开高温时段进行作业,合理安排人员班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如期完工。”达州市宏隆肉类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中心总监吴学明说道。
去年,总投资11亿元的川汉子肉制品精深加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200亩,将建设10万平方米的主车间。建成投产后,能够消纳达州生猪200余万头,年产肉制品10万吨,销售产值达30亿元,解决就业人员600余人,达州市宏隆肉类制品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成为通川区民营企业“头雁”标杆,引领通川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头雁”“龙头”企业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今年以来,通川区大力实施“头雁”培育计划,集中优势资源,积极培育发展动能强、市场潜力大、带动效应好的龙头企业、头部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民营“航母”“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力争更多企业纳入全省制造业“贡嘎培优”名单,打造民营企业发展“雁阵梯队”。目前已培育川汉子、三圣宫食品等3家“头雁”企业,形成了头雁领飞、群雁齐随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培育新兴产业
加快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既要因势而谋,把握发展大趋势,更需先势而动,抢夺发展增长点。通川区按照“两个联动、三个机制、五个着力”工作举措,抓好“小升规”企业培育,对“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潜在目标,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能转化,加大引培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据介绍,上半年,通川区已摸排哈工三维、三精兴航、安云石材厂等目标企业21户,锁定目标培育企业6户,培育4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特别是对禾丰生物科技、帝泰克、鸿丙节能等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的企业,实时跟踪培育进度,帮助协调解决在生产经营、培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切实推动企业强化创新创造能力,往“专精特新”发展,力争到2025年,“专精特新”企业占辖区规上工业企业的30%,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零的突破。
同时,通川区还主动出击、精准招引,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机,承接产业转移。组织川汉子、帝泰克、固源医疗等17家企业参展西博会、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东亚食品展览会等大型国内国际展会和四川省预制菜品牌目录宣传活动,获得签约订单3000余万元,意向性合作商家100余家,做强农产品加工、医疗、智能制造等企业市场开拓,唱响通川工业品牌,提升通川智造影响力。
重任在肩,更需策马扬鞭。通川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三城三地三片区”发展战略,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明确目标,跳起摸高,扎实贯彻区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吹响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军号,引领工业经济谱写更加辉煌的华章。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楚甲 刘欢 通讯员 王冕
来源:
关键词: